《外国文学动态》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理念的探讨*

 
来源:外国文学动态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4
 
教学理念是从先进的教学理论中演绎出来的有关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是“教学应该怎样以及为什么需要如此”的理性化认识,反映着人们对教学实践的价值期待和理想追求[1]。发掘各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因素,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时间更为持久、基础更为坚实、效果更加良好的教育。可见品德教育有赖于知识教育[2]。外国文学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样蕴含着丰富的人类进步思想体系和人文精神,在当今强调大学思政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根据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时代特点和现实状况,在外国文学的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这是时代发展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一 比较的理念:从《红与黑》看社会与现实 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问题首先涉及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交流问题。从宏观文化角度来看,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正是西方文学作品的精髓之处与中国的道德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全新尝试[3]。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思考,不仅以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相比较,而且把作品产生及描写的时代社会背景与我们的时代及现实生活相比较。比较的理念是我们认识作家和作品的方法,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 我们强调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首先从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入手,在领略文学经典魅力的同时丰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自己对人生及现实的认识。我们以19 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为例。小说描写了19 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失败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小说通过一个年轻人于连的命运深刻而生动地展现了19 世纪初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红与黑》成为欧洲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 从1804 年到1815 年,是法国历史上拿破仑统治的辉煌年代。《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是拿破仑事业的追随者,曾经在拿破仑的多种行政机构或军事机构中任职,可以称之为拿破仑麾下的“老兵”。司汤达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个人写作情怀中深厚的拿破仑情结。这种情结深刻体现在《红与黑》中所塑造的人物于连身上。于连远不及他的作者司汤达那样幸运。于连走上人生舞台时正赶上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被推翻的帝制卷土重来,像于连这样的平民青年,即便有着非凡的才智,也难以在等级分明的社会中求得立足之地。于连深切缅怀拿破仑统治法国的时代,因为那个时代给予了像于连这样出身平民的青年人平等的受教育、在社会上施展才华和能力的机会。于连生不逢时,他聪明绝顶而且才华出众,有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志向,但法国社会黑暗的现实没有给他提供施展才能和抱负的空间,像于连这样木匠出身的青年除了去当教士没有更好的出路。于连不得不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见机行事,看风使舵。于连的命运和结局令人惋惜,这样一位本该有着远大前程的年轻人最后悲惨地走上了断头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作为在等级制度盛行的封建王朝里一个才能出众的青年,于连要求平等的受教育和公平发展的权利,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于连的悲剧是那个年代平民青年的悲剧,一个没有高贵血统的青年在封建帝制统治的年代里必然经历的悲剧,他是19 世纪初期法国整整一代青年悲剧命运的代表。教师在分析《红与黑》这部作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视野回归到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看到今天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了每个人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年轻人得以凭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 有了正确的“三观”,才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灵魂。[4]。在外国文学经典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文学作品文本入手,同时联系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进而对作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立场予以认识,在此基础之上使学生对作品有基本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同时,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理念,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下来联系现实生活,从文学和社会现象相比较的角度来对文学作品及社会现实进行认识和反思,使学生既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时代和社会,也清醒地认识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从而以感恩和自信的心态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 扬弃的理念:从《罪与罚》看理想与人生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也是一个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理念。古往今来的文学一直不仅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真实图景,同时也承担着塑造人类心灵、培养人类道德修养的使命,承担着道德与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在高校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讲授传播西方文学、介绍不同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的同时,注重全面把握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价值导向,要有所甄别、有所批判、有所摒弃、有所吸纳[5]。 在19 世纪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有许多青年个人奋斗者的形象。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经历以及结局都令人深思。《罪与罚》是俄国19 世纪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核心作品之一。陀氏的作品深刻揭示人的心灵世界,对现实人生进行冷峻的解剖和思考,表现了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终极探索和追问。《罪与罚》中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生活贫困,因此对社会现实中的不公深恶痛绝。在贫穷生活的压迫下,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同时为了逃避罪行又杀死了老太婆无辜的妹妹。而促使主人公采取犯罪行为的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超人”理论:社会不公,贫富不均,有人饥寒交迫,却有人放高利贷剥削他人,杀死唯利是图者帮助穷人,这是公平和正义的体现。贫穷的压迫迫使主人公走向绝境,而想成为像拿破仑式的不同寻常的“超人”,摆脱卑微低贱的命运,“杀一条命,活百条命”的数学法则使他走向暴力。事实证明,拉斯科尔尼科夫并不具备“超人”的心理素质,杀人以后的他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之中。 拉斯科尔尼科夫生活在19 世纪沙皇统治之下俄国。主人公的命运是黑暗制度造成的恶果。我们从人生观、世界观的角度来考察人物,“超人”的理论是他走向犯罪的根源。如何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现象,这也是摆在每个人生活道路上的重要问题。 在19 世纪外国文学经典中有许多个人奋斗的青年典型,《红与黑》中的于连,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拉斯蒂聂,《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他们都有理想和雄心,聪明勤奋。表现在行动上,拉斯蒂聂插足上流社会,培养了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他视金钱为金科玉律,“有钱便是德”的世界观使他良心泯灭,因此选择了不顾一切向上爬的人生之路。拉斯蒂聂的“成功”是建立在道德沦丧、寡廉鲜耻、无恶不作的基础上。他所处的时代是金融资产阶级逐渐打败贵族的历史时期,而这正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秘诀。 拉斯科尔尼科所信奉的“超人”哲学和他对待社会不公所采取的杀人行动,以及拉斯提捏所走过的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人生道路都值得当代青年读者认真反思。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外国文学虽然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又绝非思政类课程,而是具有德育导向的文学课。这就要求教师要寓思想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接受知识、净化心灵、完善自我[6]。要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扬弃的理念,学习积极的、合理进步的思想,批判错误的、功利的以及自私自利的人生哲学。 三 反思的理念:从《安娜卡列尼娜》看爱情 爱情是每个生命路程中必然遇到的人生问题,也包含着深刻的人性问题。如何对待爱情,爱情在人生命中的意义,这是文学经常探讨的话题,也是文学即是人学的原因所在。《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探讨了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与个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相冲突的问题,以及人的生存境遇问题,这个问题超越了时代和国度。 安娜的悲剧与社会制度及其陈腐虚伪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安娜对待人生和爱情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反思。安娜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感受不到爱情,这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女性来说无疑是压抑和不幸的。在与沃伦斯基相识相爱之后,安娜体会到了爱情的幸福和欢乐,在经过痛苦的内心挣扎和搏斗之后,安娜毅然决然地按照自己本真的愿望选择了爱情,离开了家庭投入到了情人的怀抱。 爱情是安娜人生选择的全部动力源泉,也是她生存的全部内容和人生意义,是她生命唯一的精神支柱。为了爱情,她放弃了家庭、也失去了与儿子之间的骨肉亲情,以及受人尊敬的地位和名誉。也许是因为在以往的生活中爱情过于匮乏的原因,安娜对爱情的追求显得义无反顾,不惜代价,同时,沃伦斯基为了安娜放弃了前程光明的职务,把与安娜的爱情视同生命,要求自己的家人尊敬安娜。为了使安娜少受伤害,摆脱尴尬的境地,沃伦斯基毅然带安娜到国外。也就是说,安娜获得了真诚的爱情,那么为什么安娜以悲剧的形式为自己的爱情和生命画上了句号呢?造成这种悲剧结果的有深刻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安娜和沃伦斯基的个体因素。 安娜为了爱情放弃了一切,爱情成为她生活中唯一赖以支撑的东西,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内容和精神支柱,可以说她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她的爱情之中。沃伦斯基也真诚地爱安娜,但作为一个男人,除了爱情,他还摆脱不了作为社会人的身份。于是安娜开始内心不安,甚至疑神疑鬼,开始怀疑沃伦斯基对自己不忠而移情别恋。正是这样的不安和疑心使安娜越来越不能平静自处,经常以“爱情”的名义指责沃伦斯基,最后使沃伦斯基感到无所适从。因此,爱情开启了安娜新的人生之旅,也是爱情把安娜的生活变成了一杯苦酒。也就是说,并非安娜没有得到沃伦斯基真诚的爱情,即使在他们争吵、误解、相互指责或伤害时,他们也还是互相爱着对方。甚至在安娜卧轨自杀之后,沃伦斯基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几乎精神崩溃,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在人类生活的长河里,爱情是每个人在人生的旅程中都想要寻找并希望获得的一份精神财富,但爱情应该建立在博大宽广的精神背景和精神空间中,它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生命中的唯一支柱,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精神空间的全部内容。在今天这个需要我们年轻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中寻找自己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价值,这也许是我们在阅读《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经典时所应该受到的关于生命意义的启示。 四 转化的理念:从《简·爱》看道德与信仰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外国文学课程本身即是一扇我们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在高校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以积极的态度来寻找外国文学中有利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元素,这是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外国文学的学习中,使学生不仅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高尚的道德。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的同名主人公简·爱以其追求人格尊严而充满魅力的女性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从小说的情节上看,《简·爱》的故事接近与“灰姑娘”的原型。一位出身贫寒、从小受尽欺凌的贫穷少女来到桑弗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与庄园主罗切斯特相爱。正当男女主人公将要走入婚姻殿堂时,有人宣布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在人世。简爱的内心经历了严酷的精神风暴,最后毅然决然离开桑弗尔德。出走后的简·爱历尽磨难,几乎冻死饿死在荒郊野外。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最后重新回到桑弗尔德。而这时疯女人已被自己纵火烧死,但简·爱回到了所爱的身边,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应该说主人公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尚有合法妻子后选择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这种故事情节的设置使《简·爱》这部小说超越了“灰姑娘”故事的原型模式。在这里我们要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简·爱为什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当简·爱作出这样的选择的时候,她的内心无疑非常痛苦。她之所以能够以理智的力量战胜了情感缘于她内心深处强大的信仰,这种信仰造就了强大的道德力量。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必然浸染着其所处环境的文化精神。简·爱的理性力量来源于信仰,理性告诉她尊重罗切斯特妻子的合法地位,而不要介入尚存在的婚姻之中,从而保持做人的尊严和美德。这是一个陷入爱情之中的少女所做的艰难选择。而正因为简·爱的理性精神和睿智选择,使简·爱这一形象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也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更加顺畅,外国文化对当代青年人思想的影响和渗透无法回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本身也受到过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以对话的方式与外来文化进行沟通交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中有着人类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资源是我们提高个人道德素质的有益养料。如何把这些宝贵资源转化成个人道德修养的有益资源,是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当然,文化认同不是简单的照单全收,而是要辨析不同文化观念的精微,只有从各自内在的文化逻辑出发,才能洞观异文化价值观的真髓[7]。在高校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和讲授过程中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宝贵资源转化成对青年人身心健康有益的东西,把外国文学中合理的、有价值的资源转化为我们今天培养人、塑造人的有益养料,这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 结论 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萌生,而旧的教学和思想行为方式还依然顽固地存在的现代社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我们扬弃旧的教学观念,尝试重建新的教学理念提供了契机。这种教学理念的重建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生命源泉[8]。要充分结合文学与道德的相关知识,并在尊重二者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在实际教学中以文学文本教育为主,在阅读和赏析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道德观念,逐渐渗透正确的思想情感,最终实现对于现实道德伦理进行认知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也要避免现实道德理念的先入为主,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分析、思考与感受,学生的道德观念会更加清晰和深刻,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明显,而思想引导的益处及其意义更大于知识的传授。 [1]段作章.教学理念如何走向教学行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2. [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3-154. [3]屠瑞旭.从比较文学角度看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21. [4][8]李永梅.教学创新的50 种途径[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0-122. [5][6]李鹏飞.新时期我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思想思想素质教育[J].语文学刊,2017(4):165-168. [7]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教学理念是从先进的教学理论中演绎出来的有关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是“教学应该怎样以及为什么需要如此”的理性化认识,反映着人们对教学实践的价值期待和理想追求[1]。发掘各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因素,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时间更为持久、基础更为坚实、效果更加良好的教育。可见品德教育有赖于知识教育[2]。外国文学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样蕴含着丰富的人类进步思想体系和人文精神,在当今强调大学思政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根据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时代特点和现实状况,在外国文学的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这是时代发展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一 比较的理念:从《红与黑》看社会与现实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问题首先涉及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交流问题。从宏观文化角度来看,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正是西方文学作品的精髓之处与中国的道德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全新尝试[3]。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思考,不仅以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相比较,而且把作品产生及描写的时代社会背景与我们的时代及现实生活相比较。比较的理念是我们认识作家和作品的方法,同时也是我们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我们强调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首先从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入手,在领略文学经典魅力的同时丰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自己对人生及现实的认识。我们以19 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为例。小说描写了19 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失败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小说通过一个年轻人于连的命运深刻而生动地展现了19 世纪初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红与黑》成为欧洲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从1804 年到1815 年,是法国历史上拿破仑统治的辉煌年代。《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是拿破仑事业的追随者,曾经在拿破仑的多种行政机构或军事机构中任职,可以称之为拿破仑麾下的“老兵”。司汤达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个人写作情怀中深厚的拿破仑情结。这种情结深刻体现在《红与黑》中所塑造的人物于连身上。于连远不及他的作者司汤达那样幸运。于连走上人生舞台时正赶上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被推翻的帝制卷土重来,像于连这样的平民青年,即便有着非凡的才智,也难以在等级分明的社会中求得立足之地。于连深切缅怀拿破仑统治法国的时代,因为那个时代给予了像于连这样出身平民的青年人平等的受教育、在社会上施展才华和能力的机会。于连生不逢时,他聪明绝顶而且才华出众,有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志向,但法国社会黑暗的现实没有给他提供施展才能和抱负的空间,像于连这样木匠出身的青年除了去当教士没有更好的出路。于连不得不在上流社会的圈子里见机行事,看风使舵。于连的命运和结局令人惋惜,这样一位本该有着远大前程的年轻人最后悲惨地走上了断头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作为在等级制度盛行的封建王朝里一个才能出众的青年,于连要求平等的受教育和公平发展的权利,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于连的悲剧是那个年代平民青年的悲剧,一个没有高贵血统的青年在封建帝制统治的年代里必然经历的悲剧,他是19 世纪初期法国整整一代青年悲剧命运的代表。教师在分析《红与黑》这部作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视野回归到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看到今天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了每个人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年轻人得以凭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有了正确的“三观”,才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灵魂。[4]。在外国文学经典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文学作品文本入手,同时联系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进而对作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立场予以认识,在此基础之上使学生对作品有基本清晰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同时,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理念,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下来联系现实生活,从文学和社会现象相比较的角度来对文学作品及社会现实进行认识和反思,使学生既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时代和社会,也清醒地认识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从而以感恩和自信的心态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二 扬弃的理念:从《罪与罚》看理想与人生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也是一个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理念。古往今来的文学一直不仅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真实图景,同时也承担着塑造人类心灵、培养人类道德修养的使命,承担着道德与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在高校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讲授传播西方文学、介绍不同于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的同时,注重全面把握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价值导向,要有所甄别、有所批判、有所摒弃、有所吸纳[5]。在19 世纪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有许多青年个人奋斗者的形象。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经历以及结局都令人深思。《罪与罚》是俄国19 世纪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核心作品之一。陀氏的作品深刻揭示人的心灵世界,对现实人生进行冷峻的解剖和思考,表现了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终极探索和追问。《罪与罚》中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生活贫困,因此对社会现实中的不公深恶痛绝。在贫穷生活的压迫下,拉斯科尔尼科夫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同时为了逃避罪行又杀死了老太婆无辜的妹妹。而促使主人公采取犯罪行为的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超人”理论:社会不公,贫富不均,有人饥寒交迫,却有人放高利贷剥削他人,杀死唯利是图者帮助穷人,这是公平和正义的体现。贫穷的压迫迫使主人公走向绝境,而想成为像拿破仑式的不同寻常的“超人”,摆脱卑微低贱的命运,“杀一条命,活百条命”的数学法则使他走向暴力。事实证明,拉斯科尔尼科夫并不具备“超人”的心理素质,杀人以后的他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之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生活在19 世纪沙皇统治之下俄国。主人公的命运是黑暗制度造成的恶果。我们从人生观、世界观的角度来考察人物,“超人”的理论是他走向犯罪的根源。如何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现象,这也是摆在每个人生活道路上的重要问题。在19 世纪外国文学经典中有许多个人奋斗的青年典型,《红与黑》中的于连,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拉斯蒂聂,《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他们都有理想和雄心,聪明勤奋。表现在行动上,拉斯蒂聂插足上流社会,培养了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他视金钱为金科玉律,“有钱便是德”的世界观使他良心泯灭,因此选择了不顾一切向上爬的人生之路。拉斯蒂聂的“成功”是建立在道德沦丧、寡廉鲜耻、无恶不作的基础上。他所处的时代是金融资产阶级逐渐打败贵族的历史时期,而这正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秘诀。拉斯科尔尼科所信奉的“超人”哲学和他对待社会不公所采取的杀人行动,以及拉斯提捏所走过的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人生道路都值得当代青年读者认真反思。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外国文学虽然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又绝非思政类课程,而是具有德育导向的文学课。这就要求教师要寓思想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接受知识、净化心灵、完善自我[6]。要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扬弃的理念,学习积极的、合理进步的思想,批判错误的、功利的以及自私自利的人生哲学。三 反思的理念:从《安娜卡列尼娜》看爱情爱情是每个生命路程中必然遇到的人生问题,也包含着深刻的人性问题。如何对待爱情,爱情在人生命中的意义,这是文学经常探讨的话题,也是文学即是人学的原因所在。《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探讨了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与个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相冲突的问题,以及人的生存境遇问题,这个问题超越了时代和国度。安娜的悲剧与社会制度及其陈腐虚伪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安娜对待人生和爱情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反思。安娜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感受不到爱情,这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女性来说无疑是压抑和不幸的。在与沃伦斯基相识相爱之后,安娜体会到了爱情的幸福和欢乐,在经过痛苦的内心挣扎和搏斗之后,安娜毅然决然地按照自己本真的愿望选择了爱情,离开了家庭投入到了情人的怀抱。爱情是安娜人生选择的全部动力源泉,也是她生存的全部内容和人生意义,是她生命唯一的精神支柱。为了爱情,她放弃了家庭、也失去了与儿子之间的骨肉亲情,以及受人尊敬的地位和名誉。也许是因为在以往的生活中爱情过于匮乏的原因,安娜对爱情的追求显得义无反顾,不惜代价,同时,沃伦斯基为了安娜放弃了前程光明的职务,把与安娜的爱情视同生命,要求自己的家人尊敬安娜。为了使安娜少受伤害,摆脱尴尬的境地,沃伦斯基毅然带安娜到国外。也就是说,安娜获得了真诚的爱情,那么为什么安娜以悲剧的形式为自己的爱情和生命画上了句号呢?造成这种悲剧结果的有深刻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安娜和沃伦斯基的个体因素。安娜为了爱情放弃了一切,爱情成为她生活中唯一赖以支撑的东西,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内容和精神支柱,可以说她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她的爱情之中。沃伦斯基也真诚地爱安娜,但作为一个男人,除了爱情,他还摆脱不了作为社会人的身份。于是安娜开始内心不安,甚至疑神疑鬼,开始怀疑沃伦斯基对自己不忠而移情别恋。正是这样的不安和疑心使安娜越来越不能平静自处,经常以“爱情”的名义指责沃伦斯基,最后使沃伦斯基感到无所适从。因此,爱情开启了安娜新的人生之旅,也是爱情把安娜的生活变成了一杯苦酒。也就是说,并非安娜没有得到沃伦斯基真诚的爱情,即使在他们争吵、误解、相互指责或伤害时,他们也还是互相爱着对方。甚至在安娜卧轨自杀之后,沃伦斯基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几乎精神崩溃,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在人类生活的长河里,爱情是每个人在人生的旅程中都想要寻找并希望获得的一份精神财富,但爱情应该建立在博大宽广的精神背景和精神空间中,它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生命中的唯一支柱,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精神空间的全部内容。在今天这个需要我们年轻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中寻找自己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价值,这也许是我们在阅读《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经典时所应该受到的关于生命意义的启示。四 转化的理念:从《简·爱》看道德与信仰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外国文学课程本身即是一扇我们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在高校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以积极的态度来寻找外国文学中有利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元素,这是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外国文学的学习中,使学生不仅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高尚的道德。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的同名主人公简·爱以其追求人格尊严而充满魅力的女性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从小说的情节上看,《简·爱》的故事接近与“灰姑娘”的原型。一位出身贫寒、从小受尽欺凌的贫穷少女来到桑弗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与庄园主罗切斯特相爱。正当男女主人公将要走入婚姻殿堂时,有人宣布罗切斯特的妻子还活在人世。简爱的内心经历了严酷的精神风暴,最后毅然决然离开桑弗尔德。出走后的简·爱历尽磨难,几乎冻死饿死在荒郊野外。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过程,最后重新回到桑弗尔德。而这时疯女人已被自己纵火烧死,但简·爱回到了所爱的身边,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应该说主人公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尚有合法妻子后选择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这种故事情节的设置使《简·爱》这部小说超越了“灰姑娘”故事的原型模式。在这里我们要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简·爱为什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当简·爱作出这样的选择的时候,她的内心无疑非常痛苦。她之所以能够以理智的力量战胜了情感缘于她内心深处强大的信仰,这种信仰造就了强大的道德力量。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必然浸染着其所处环境的文化精神。简·爱的理性力量来源于信仰,理性告诉她尊重罗切斯特妻子的合法地位,而不要介入尚存在的婚姻之中,从而保持做人的尊严和美德。这是一个陷入爱情之中的少女所做的艰难选择。而正因为简·爱的理性精神和睿智选择,使简·爱这一形象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也充满了动人的魅力。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更加顺畅,外国文化对当代青年人思想的影响和渗透无法回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本身也受到过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以对话的方式与外来文化进行沟通交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中有着人类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资源是我们提高个人道德素质的有益养料。如何把这些宝贵资源转化成个人道德修养的有益资源,是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当然,文化认同不是简单的照单全收,而是要辨析不同文化观念的精微,只有从各自内在的文化逻辑出发,才能洞观异文化价值观的真髓[7]。在高校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和讲授过程中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宝贵资源转化成对青年人身心健康有益的东西,把外国文学中合理的、有价值的资源转化为我们今天培养人、塑造人的有益养料,这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五 结论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萌生,而旧的教学和思想行为方式还依然顽固地存在的现代社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我们扬弃旧的教学观念,尝试重建新的教学理念提供了契机。这种教学理念的重建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生命源泉[8]。要充分结合文学与道德的相关知识,并在尊重二者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在实际教学中以文学文本教育为主,在阅读和赏析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道德观念,逐渐渗透正确的思想情感,最终实现对于现实道德伦理进行认知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也要避免现实道德理念的先入为主,通过对文学文本的分析、思考与感受,学生的道德观念会更加清晰和深刻,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明显,而思想引导的益处及其意义更大于知识的传授。参考文献:[1]段作章.教学理念如何走向教学行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2.[2]吴文侃.比较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3-154.[3]屠瑞旭.从比较文学角度看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21.[4][8]李永梅.教学创新的50 种途径[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0-122.[5][6]李鹏飞.新时期我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思想思想素质教育[J].语文学刊,2017(4):165-168.[7]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动态 网址: http://wgwxdt.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7988.shtml


上一篇: 外国文学教学中影视作品的选取原则研究
下一篇: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_基于数据驱动的燃煤锅炉NOx排放浓度动态修正预测模型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外国文学动态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